TEDxThirty 是一個我和學姊一起合作的一個為期三十天的計劃。而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每天一部TED的影片,持續一個月。我們想透過影片中講者分享,反思自己的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生活,或是思考其中的意義,提出自己的想法。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究竟是誰幫我們把城市垃圾處理掉的呢?他們的工作情況又是如何呢?」講者為了瞭解清潔員工的生活,自己親身擔任開垃圾車的職務數個月,她體認到幾件事:一、垃圾清潔是一件高度危險的工作,因為路上的車子大多只想忽略他、超越他,而這對工人並不好,同時,不明的垃圾汁液很可能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二、其實這份工作最難熬的部分不是垃圾難聞的味道,而是垃圾的重量,即使數年也難以習慣;三、這些清潔人員必須忍受高度的歧視和汙名化,人們總是看不見他們,除非他們站在自己店家附近時,人們才會出來試圖把他們趕走。
垃圾清潔是維續一個城市生活的必要角色,講者希望我們能給予這些清潔人員更多的尊重與尊敬,並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看完這個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個講者探討事情的方式,好人類學家喔。結果點開作者介紹一看,原來她真的是人類學家。
看到一個人類學家上TED分享,心裡有些開心,我的學科在台灣頗冷門,很多人不太曉得我們在做些甚麼,簡單而言,就是以實際接觸、參與的方式,去認識一群人或一個地方的生活情境,透過這個方式,我們才能對一個議題、一種看法提出新的反思,就像這則TED講者所做的事情一樣。
對我而言,這就是跨越歧視與偏見的起點,試著站到對方的位置去看世界。
這篇講者關注的是清潔員工,她希望能改變人們對這些工作人員的忽視、歧視,而我想接著分享一則我學姊的基隆碼頭工人研究:為什麼基隆佔有全國最高的自殺率?
很多人說因為天氣吧,基隆常常下雨,讓人憂鬱,但我的學姊卻不這麼認為,她關注基隆最核心的產業,碼頭及其工人的生活情況。
基隆碼頭作為國際運輸的節點,這個地方自70年代與全球接連,躍升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然而,到了80年代,巨型裝卸機具駛入基隆港,開始大量取代人工苦力,不過,這個轉變並未立即造成碼頭工人的失業或貧困,反而使他們更加富裕。這是由於國家政策下,工會仍然保障每一位工人的工作權與工資,不但工作量變少、錢一樣多,還可以一人兼兩份差,月入十多萬。直到90年代工會負債累累,政府遂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為由走向民營化,全然轉手給民間企業,這群碼頭工人不僅喪失了公務員一般的福利(長期任用、薪資、福利、退休金),並且馬上面臨新自由主義邏輯下,極盡所能地排除最低薪資、合理工時、工作權等保障,他們轉瞬成為資本家榨取利潤的對象,無所防備也手無寸鐵。
學姊的人類學研究讓我們知道:一群人,在全球市場向其伸手的時候富裕;在全球市場掉頭離去的時候集體下墜,這是地方經濟全然建立在世界經濟體系下的結果,然而,真正將他們帶進死路的,並不是由於他們自身條件的缺乏(意思是,不是因為他們沒讀過書、沒知識、跟不上時代故轉不了業),而是國家不妥當的政策。
從清潔員工談到基隆碼頭工人,好像有點太展開了?其實只是這則TED引發我的感觸,人類學研究就是一個試圖用另一個角度思考事情的學科,我總是認為如果人們多聽見這些觀點,或許在看待某些人、某些事的立場就會更友善一點,可惜目前在台灣的環境中,人類學的地位有些冷門,沒有太多公共分享管道,要是多一點人類學TED,多好。
by Maya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究竟是誰幫我們把城市垃圾處理掉的呢?他們的工作情況又是如何呢?」講者為了瞭解清潔員工的生活,自己親身擔任開垃圾車的職務數個月,她體認到幾件事:一、垃圾清潔是一件高度危險的工作,因為路上的車子大多只想忽略他、超越他,而這對工人並不好,同時,不明的垃圾汁液很可能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二、其實這份工作最難熬的部分不是垃圾難聞的味道,而是垃圾的重量,即使數年也難以習慣;三、這些清潔人員必須忍受高度的歧視和汙名化,人們總是看不見他們,除非他們站在自己店家附近時,人們才會出來試圖把他們趕走。
垃圾清潔是維續一個城市生活的必要角色,講者希望我們能給予這些清潔人員更多的尊重與尊敬,並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看完這個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個講者探討事情的方式,好人類學家喔。結果點開作者介紹一看,原來她真的是人類學家。
看到一個人類學家上TED分享,心裡有些開心,我的學科在台灣頗冷門,很多人不太曉得我們在做些甚麼,簡單而言,就是以實際接觸、參與的方式,去認識一群人或一個地方的生活情境,透過這個方式,我們才能對一個議題、一種看法提出新的反思,就像這則TED講者所做的事情一樣。
對我而言,這就是跨越歧視與偏見的起點,試著站到對方的位置去看世界。
這篇講者關注的是清潔員工,她希望能改變人們對這些工作人員的忽視、歧視,而我想接著分享一則我學姊的基隆碼頭工人研究:為什麼基隆佔有全國最高的自殺率?
很多人說因為天氣吧,基隆常常下雨,讓人憂鬱,但我的學姊卻不這麼認為,她關注基隆最核心的產業,碼頭及其工人的生活情況。
基隆碼頭作為國際運輸的節點,這個地方自70年代與全球接連,躍升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然而,到了80年代,巨型裝卸機具駛入基隆港,開始大量取代人工苦力,不過,這個轉變並未立即造成碼頭工人的失業或貧困,反而使他們更加富裕。這是由於國家政策下,工會仍然保障每一位工人的工作權與工資,不但工作量變少、錢一樣多,還可以一人兼兩份差,月入十多萬。直到90年代工會負債累累,政府遂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為由走向民營化,全然轉手給民間企業,這群碼頭工人不僅喪失了公務員一般的福利(長期任用、薪資、福利、退休金),並且馬上面臨新自由主義邏輯下,極盡所能地排除最低薪資、合理工時、工作權等保障,他們轉瞬成為資本家榨取利潤的對象,無所防備也手無寸鐵。
學姊的人類學研究讓我們知道:一群人,在全球市場向其伸手的時候富裕;在全球市場掉頭離去的時候集體下墜,這是地方經濟全然建立在世界經濟體系下的結果,然而,真正將他們帶進死路的,並不是由於他們自身條件的缺乏(意思是,不是因為他們沒讀過書、沒知識、跟不上時代故轉不了業),而是國家不妥當的政策。
從清潔員工談到基隆碼頭工人,好像有點太展開了?其實只是這則TED引發我的感觸,人類學研究就是一個試圖用另一個角度思考事情的學科,我總是認為如果人們多聽見這些觀點,或許在看待某些人、某些事的立場就會更友善一點,可惜目前在台灣的環境中,人類學的地位有些冷門,沒有太多公共分享管道,要是多一點人類學TED,多好。
by Maya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