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EDxThirty#11 - Janette Sadik-Khan:煥然一新的紐約街道

TEDxThirty 是一個我和學姊一起合作的一個為期三十天的計劃。而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每天一部TED的影片,持續一個月。我們想透過影片中講者分享,反思自己的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生活,或是思考其中的意義,提出自己的想法。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這是一篇充滿驚喜的演講。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作為一個台灣人,在我的認知裡,”都市更新”完全就是一個劫貧濟富、掃蕩公義的代名詞,但是在這一篇演講當中所提出的市道更新案例,實在太啟發人了!一舉把”xx更新”的邪惡概念給掰正,我一邊看一邊吶喊:這才是一個城市更新真正需要的啊!

        講者Janette是紐約市交通委員會的成員,她分享到底要如何讓像紐約這個大城市的混亂交通更加順暢、安全呢?他們所提出的企劃案並不是無止盡地擴大車道,相反地,他們發現了一個作法,不僅可以增加讓行人、自行車安全來往的空間,還不會搶佔到車道,更厲害的是成本超低、施工超快!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就靠油漆和摺疊椅!他們用這些低成本的方法來對車道進行測試,將原本的車道以油漆顏色區分出自行車道、公車道,並且在畸零空地上放上摺疊椅,提供為行人休憩的公共空間。她提到一個重要的關鍵:這些作法不僅成本低、施工時間短,又是不用擔心修改或撤銷,試了好用就保留,不合適立即撤換也無害,這是這個計畫案可以大膽嘗試的要素。

        從原本的車道再劃出自行車、公車和行人休憩區?難道不會搶了車道的空間嗎?結果證明,這樣明確地區分讓自行車和行人都安全,而且車道明確反而讓車子的路線順暢。

        用文字很難描述,很建議大家看演講裡面的圖片,改變前和改變後的差異一目了然、振奮人心。不僅市容整齊了,也讓公共自行車(如台北市的U-bike)的計劃得以搭配落實,講者說,以前只有極限運動家才騎自行車,現在任何一個市民都願意在紐約市騎自行車了。另一方面,增加行人休憩的公共空間,則讓週邊的小商店生意大增,”走路才會帶來商機”這句話說得實在很對。

        個人覺得,這個計劃案之所以能夠成功創造多贏(車、自行車、公車、行人、街上商家),在於他的出發點以及態度,是體恤到這個空間的每一類使用者,做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調整,而不是一味地犧牲任何一方,認定掃除了”不整潔”,就能贏得”整潔”。

        這時,不禁想起新竹市道更新的傷心回憶。在我們清華大學的對面,有一條宵夜街,是學生們覓食的主要場所,那時候除了街道旁的商家之外,早上六點到十點半,街上會冒出很多小餐車,兜售各式早餐,又便宜又好吃,比如說”蛋餅飯”這個結合蛋餅與蛋包飯的創新食物,晚一點去就買不到了,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

        這些小餐車,是台灣小市民的愛,也是我們最平民的日常生活文化,然而在台灣的交通律法中,他們被認定為交通違規、被認定為”破壞市容”,如果警察開起罰單,往往會讓這些小本生意活不下去,只有當警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時候,他們才能存活。有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新竹的警察突然變很的嚴厲,把這些小餐車通通掃蕩光光,於是從那時候起,我們再也吃不到便宜好吃的蛋餅飯了。

        這就是台灣市道更新的心態,並不是根據多方需求去思考多贏的方法來做出調整,而是把某些”破壞整潔”的人打叉叉,掃除光光就叫作”乾淨”,而這種認定誰整潔誰不整潔的背後,往往具有階級邏輯。小餐車的消費網絡是由最平民階層的商家,提供給最平民階層的消費者,往往也最容易被認定為”不整潔”,輕輕鬆鬆就被掃除了,沒有人願意為他們動動腦筋,想出一個容得下他們的調整方法。

        還是想為這些小餐車怒吼一句,早上六點到十點那條小小的宵夜街根本沒有多少車會經過(是幾乎沒車),掃除這些小餐車根本只是剝奪平民百姓的早餐權利罷了,根本沒有整頓交通的實質意義。

        不能不聯想之前某位清大校長候選人竟然說出:”我們要培養出的人才格局,是到宵夜街吃飯都覺得受不了”。這句話又透露出一樣的思維:把看起來亂糟糟的部份通通清光就對了。根本不願意理解各種階層、各種角色的處境和立場,更不願意從之出發來思考一個共同的願景,只想建立一個全然菁英的世界,這就叫做”格局”嗎?

        我認為這篇製造多贏的市道更新計劃,才為我們示範了甚麼叫做真正的格局。

by Maya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玖拾伍。我在羽球隊學到的十件事情

      老實說,上大學以前壓根子沒想到自己會加入羽球隊,而且一練就是四年。雖然認真說起來,我真正在球隊的日子,應該是從大二下接了隊長才開始的,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兩年多,卻也經歷了許多事情,球技變好了些,心智也成熟了一些,更重要的也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許多原本以為不可能學到的東西。       剛上大學的我,一直認為:脫離了高中,我要開始探索、學習那些我高中以前學不到的東西。要加入那種很酷的社團啊,這樣才可以去見見世面,拓展自己的視野,學習人際互動,學習溝通,學著接觸陌生人,盡可能的在步入職場前備戰好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很有競爭力的人。       但在新生盃的比賽當中,不小心被教練看到,那時候好像正值女隊換血的期間,很多很強的學姊都畢業了,所以教練看我有打球的底子,在我比完賽過來跟我說,希望我可以加入球隊,為球隊增添一點新力。那時候教練剛進球隊,很希望可以在一進來就可以有好的開始。一開始我是沒有想要加入的,我想好好跑社團,打系排就好,但教練告訴我好多在球隊可以如何如何,還可以打梅竹賽,那是一個很大的場面,或許一生只有這麼一次之類吸引人的地方。我剛好是個不太會拒絕,決定事情有些優柔寡斷,又有些貪心的人,他告訴我可以讓我同時兼顧社團和球隊,所以我就答應了。

伍。生死的智慧

我們都要珍惜生命,學會死亡,我們就學會活著。

30days Photoshop Skills - Day6: 商品照片最需要的,製作物體真實陰影

30days PSskills是我的其中一個新年新希望。在去年底和學姊一起合作了一個TEDxThirty的計劃之後,感覺非常不錯,也很有收獲。因此,今年2014年打算來實施個30days something的計劃。而一月,就先從30days Photoshop Skills開始吧! --- 今天的任務是製作物體的陰影。相信有注意過網拍商品,或是自己有弄過商品攝影相關的,一定都知道物體的陰影很重要。特別是它會給人一種立體的感覺。而物體的陰影主要從物體向外延展,越往外會變得越淡。 就來看看要怎麼製作陰影吧!先來看看完成圖。 --- 小資料: 1. 時間:5分鐘 2. 技巧:簡單 3. 效果:製作物體陰影 4. 軟體:Adobe Photoshop --- 步驟: Step1. 準備好要製作倒影的物體,這個物體必須是被獨立選取出來的(就是要完成去背的意思),將它放置在一獨立圖層。 (Photo via  Greg Roberts , CC License) Step2. 按ctrl (cmd)+J 複製此圖層 Step3. 選取原來的圖層(不是新複製的那個),按ctrl (cmd)+T 任意變形。在最上方中間的框框,按住ctrl (cmd)向下拉,製作出物體的倒影。(倒影的方向隨光源而變)完成後,按enter確定此動作。 Step4. 在圖層面板上,將lock transparent pixels鎖定。 Step5. 打開漸層工具,挑選第三個效果,由黑色到白色。選取水平漸層。由平底拖曳制瓶口(圖示方向)。將剛剛鎖定的transparent pixels解鎖。將圖層混合模式設定為Multiply. Step6. 再來就是將陰影的周圍調模糊一些。首先,我們先調整底部。至「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數值設定為3 pixels。當然,這個數值視不同圖片而定。 Step7. 打開「矩形選取工具」,在瓶子的底口拖曳至平底畫出一矩形。點選上方的「調整邊緣」(Refine Edge),在Adjust Edge裡的Feather輸入50px. Step8. 再到「濾鏡」>「模糊」>「高斯模糊」,這次的數值設定20. 按ctrl (cm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