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EDxThirty#14 - Annie Murphy Paul:小朋友出生前,學會什麼了?

TEDxThirty 是一個我和學姊一起合作的一個為期三十天的計劃。而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每天一部TED的影片,持續一個月。我們想透過影片中講者分享,反思自己的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生活,或是思考其中的意義,提出自己的想法。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這是一部關於學習的影片。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猜猜看我們從出生到成人,什麼時候開始學習?你可能覺得是會叫爸爸媽媽,或是認識文字才開始。但其實我們都錯了。講者告訴我們,我們最早開始學習,是在媽媽肚子的時候!胎兒在子宮裡,熟悉媽媽的聲音、熟悉媽媽的飲食習慣。媽媽說的語音、說話的方式、音調,嬰兒感受得到。媽媽吃的食物種類,嬰兒也感受得到味道。

        他們做了實驗,觀察法國媽媽和德國媽媽生出的嬰兒的哭聲,發現嬰兒哭聲的音調竟然會因為媽媽講的語言而不同;發現每天去歌劇院聽歌劇的懷孕媽媽生出的嬰兒,竟然認得出某主題曲;觀察兩組分別喝胡蘿蔔汁和只喝白開水的懷孕媽媽,喝胡蘿蔔汁的媽媽生下的嬰兒,對於胡蘿蔔汁有喜悅的感覺,而另一組只喝白開水的則會有奇怪的反應。

        這告訴我們什麼?在媽媽的肚子裡,其實我們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學習我們的母語了,因為在子宮的九個月裡,我們熟悉語言的音調,以方便在出生之後,更有效地學習語言。我們熟習胡蘿蔔汁的味道,好讓以後可以以它為營養來源。(假設它是環境中食物來源)

        但這都是人類發展很自然的現象,我們為了讓自己適應環境,而讓自己具備這樣的特質。就好像身在亞洲的小孩子,為了讓自己成為我們教育體制下的優秀學生,把自己訓練的很會考試、很會算數學一樣。也就是說,因為社會環境,讓我們習慣這樣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反觀在歐美國家,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狀況了。

        記得之前我、英國和新加坡朋友們在討論東方和西方家長觀念的不同。新加坡朋友說:當小孩受教育之後,父母發現對於學術方面表現不是很好時,亞洲父母會覺得是他不夠努力,要再多用功、多花時間讀書趕上其他人。而歐洲父母則會覺得,小孩生下來就是這樣,既然他在學術方面表現不好,那他一定在其他方面有天分。他們會去發掘他感興趣、擅長的地方。

        再回到這部影片。講者舉了很多個例子驗證她所說:我們在母親子宮的九個月裡已經開始學習。聽完當下,有一種「哇塞」的感覺。但仔細想想之後,發現這不就是環境造成的嗎?其實學習不外乎就是多接觸它,就像學一個語言,如果可以處身在講那個語言的地方學習,那會快速許多。

        原來,我們從還沒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已經開始學習,就知道要適應環境。如果我們從小就知道學習這個道理,那長大成人的我們就更不應該把學習看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就多接觸,並且去適應而已。

by Chiaen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玖拾伍。我在羽球隊學到的十件事情

      老實說,上大學以前壓根子沒想到自己會加入羽球隊,而且一練就是四年。雖然認真說起來,我真正在球隊的日子,應該是從大二下接了隊長才開始的,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兩年多,卻也經歷了許多事情,球技變好了些,心智也成熟了一些,更重要的也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許多原本以為不可能學到的東西。       剛上大學的我,一直認為:脫離了高中,我要開始探索、學習那些我高中以前學不到的東西。要加入那種很酷的社團啊,這樣才可以去見見世面,拓展自己的視野,學習人際互動,學習溝通,學著接觸陌生人,盡可能的在步入職場前備戰好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很有競爭力的人。       但在新生盃的比賽當中,不小心被教練看到,那時候好像正值女隊換血的期間,很多很強的學姊都畢業了,所以教練看我有打球的底子,在我比完賽過來跟我說,希望我可以加入球隊,為球隊增添一點新力。那時候教練剛進球隊,很希望可以在一進來就可以有好的開始。一開始我是沒有想要加入的,我想好好跑社團,打系排就好,但教練告訴我好多在球隊可以如何如何,還可以打梅竹賽,那是一個很大的場面,或許一生只有這麼一次之類吸引人的地方。我剛好是個不太會拒絕,決定事情有些優柔寡斷,又有些貪心的人,他告訴我可以讓我同時兼顧社團和球隊,所以我就答應了。

伍。生死的智慧

我們都要珍惜生命,學會死亡,我們就學會活著。

30days Photoshop Skills - Day6: 商品照片最需要的,製作物體真實陰影

30days PSskills是我的其中一個新年新希望。在去年底和學姊一起合作了一個TEDxThirty的計劃之後,感覺非常不錯,也很有收獲。因此,今年2014年打算來實施個30days something的計劃。而一月,就先從30days Photoshop Skills開始吧! --- 今天的任務是製作物體的陰影。相信有注意過網拍商品,或是自己有弄過商品攝影相關的,一定都知道物體的陰影很重要。特別是它會給人一種立體的感覺。而物體的陰影主要從物體向外延展,越往外會變得越淡。 就來看看要怎麼製作陰影吧!先來看看完成圖。 --- 小資料: 1. 時間:5分鐘 2. 技巧:簡單 3. 效果:製作物體陰影 4. 軟體:Adobe Photoshop --- 步驟: Step1. 準備好要製作倒影的物體,這個物體必須是被獨立選取出來的(就是要完成去背的意思),將它放置在一獨立圖層。 (Photo via  Greg Roberts , CC License) Step2. 按ctrl (cmd)+J 複製此圖層 Step3. 選取原來的圖層(不是新複製的那個),按ctrl (cmd)+T 任意變形。在最上方中間的框框,按住ctrl (cmd)向下拉,製作出物體的倒影。(倒影的方向隨光源而變)完成後,按enter確定此動作。 Step4. 在圖層面板上,將lock transparent pixels鎖定。 Step5. 打開漸層工具,挑選第三個效果,由黑色到白色。選取水平漸層。由平底拖曳制瓶口(圖示方向)。將剛剛鎖定的transparent pixels解鎖。將圖層混合模式設定為Multiply. Step6. 再來就是將陰影的周圍調模糊一些。首先,我們先調整底部。至「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數值設定為3 pixels。當然,這個數值視不同圖片而定。 Step7. 打開「矩形選取工具」,在瓶子的底口拖曳至平底畫出一矩形。點選上方的「調整邊緣」(Refine Edge),在Adjust Edge裡的Feather輸入50px. Step8. 再到「濾鏡」>「模糊」>「高斯模糊」,這次的數值設定20. 按ctrl (cm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