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Thirty 是一個我和學姊一起合作的一個為期三十天的計劃。而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每天一部TED的影片,持續一個月。我們想透過影片中講者分享,反思自己的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生活,或是思考其中的意義,提出自己的想法。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過去,我的夢想是足球明星;現在,我打算成為一個有機農夫。」一個十一歲的男孩站上TED舞台,條理分明、鏗鏘有力的模樣,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在部落裡面看見的有機農業故事,某種程度上頗顛覆我原本的認知。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十一歲,這大概是TED史上最年輕的講者了吧,但這六分鐘的演講之所以如此說服人,就在於Baehr用他的稚氣告訴我們:如果小孩子也願意為了建康、環境放棄慣習食物,那還有誰做不到呢?他說,食品公司總是用卡通圖案和塑膠玩具來吸引小朋友,讓他們的父母買下來,並且讓他們想像養殖農場裡面的畫面是牛在草地上恣意散步、豬在泥地裡自由打滾,但這卻不是事實。
他發現工業食物系統的可怕,像是基因改造,把魚的基因放入番茄,以及我們每日吃的玉米,這些基改食物都被證實可能引發癌症,以及肝、腎疾病,然而就連我們所吃的牛和豬也都吃基改玉米長大。另一方面,傳統農業使用的農藥,不僅讓蔬果殘留毒素,同時毒素也隨著雨水浸入土壤,汙染了環境。在他走訪了有機農場後,他認識了另一種生產食物的友善作法。
於是他問自己,可以如何改變?首先,他改變了自己的志向,他立志成為一個不使用基改、不用農藥的有機農夫;再者,他把這些觀念告訴身邊的小孩,他甚至成功影響自己的堂弟在喜瑞爾和有機穀片之間選擇了後者;最後,他認為消費者的選擇是有可能帶來改變的,有人說有機食物比較貴,「這是真的嗎?」他回問:「你比較願意付錢給農夫,還是比較願意付錢給醫院呢?」(這真是太機智的回答了!)他說,即使是小孩,真正走一趟農場、農田,並了解了食物的生產方式之後,也會願意選擇更新鮮健康的有機食品,他建議大家支持在地的食物、在地的市集,並認識農夫和他所生產的食物。
相信大家看完這個演講之後,第一個想法一定是:到底怎麼教出這樣的孩子呢?(顯示為離題) Anyway,我想分享自己到尖石鄉泰雅部落裡面跑田野的時候,對農業體系的反思與體認。
大約在1970年代後,部落人家逐漸從自產自給的生活,轉為靠種植現金作物維主,一個泰雅人如果希望留在自己的家鄉工作,勢必依賴山林土地的農業經濟,而1980年代後,高麗菜、水蜜桃等高山農作更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當然,為了維持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農藥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農藥傷害最多的並不是消費者,而是在噴灑的過程中第一線吸收的農夫,他們往往必須在晚年承受肝病、腎病的痛苦。
並不僅僅是在生產方法上,農人的身體承受了許多危險,同時,他們的農作物再銷往市場的過程中,往往經歷中盤商的剝削,收購價格被壓的很低,我曾聽泰雅長輩說,有時候他們還必須自己運送下山,算一算運費根本血本無歸,不如放著讓桃子自己爛。
三年前,我開始往新竹縣部落跑的時候,認識了一批返鄉投入有機農業的泰雅青年,他們試著運用泰雅民族的植物知識,來研發自然無毒的漢方,用以取代農藥,投入在這有機轉型的阿姨跟我說,使用漢方後不僅對她們的身體好,也因為漢方的成分使用山上的天然材料,所以節省了很多農藥的成本。另一方面這套有機農業的生產體系更試圖改變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如果兩方的賣出買入越加直接,少了中盤商的階層,對雙方都有利。
聽起來似乎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從農藥農作轉型成有機農作的的路途上,必須經歷非常非常多的困難,首先,無毒漢方畢竟是還在研發的技術,農人必須承受產量不穩定的風險;再者,必須等待三五年的時間,讓受過農藥的土地逐步轉為無毒土地,農人必須撐過這段時期;最後,要取得有機認證,更需要各種複雜的程序,許多農人撐不過這一層一層關卡,為了維持家裡經濟,還是必須退回慣習農業的型態。
要將有機農業從少數成功的個案,推展為整個消費體系,台灣的確還有很長一段路,我很認同講者提到的在地消費觀點,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連結越加直接,則食物越新鮮,也更可能避免剝削。
推薦給大家”上下游”這個網站:http://www.newsmarket.com.tw/,介紹了各種台灣在地有機小農,也提供許多台灣食物生產的資訊,長知識又吃健康~ 也歡迎每個月第二週的星期六到清大成功湖畔的綠市集,採購小農的新鮮蔬菜!
by Maya
by Maya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