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xThirty 是一個我和學姊一起合作的一個為期三十天的計劃。而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就是每天一部TED的影片,持續一個月。我們想透過影片中講者分享,反思自己的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生活,或是思考其中的意義,提出自己的想法。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關於TEDxThirty:http://chiaen916.blogspot.com/p/blog-page_19.html)
---
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平常坐著或站著和別人對話時,你的姿勢是什麼?是雙手翹著腳馱著背,或者雙手抱膝,還是抬頭挺胸的呢?你可能不知道,姿勢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也決定了你是誰。
影片來源:http://voicetube.tw/
---
講者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對於「偏見」這回事特別感興趣。在商學院教書的她,對於非口語 (nonverbal)的權利間互動做了觀察。她發現,有些人就像動物群裡支配的雄性動物的變形,上課前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一屁股坐在教室正中,舉手時會把手高舉起來。而也有一些人,當他們走進教室時,是蜷縮著身軀,沒什麼自信的。你可以明顯的從他們的姿勢和表情看出。他們坐在椅子上把自己縮的小小的,舉手也是畏畏縮縮的。
---
講者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對於「偏見」這回事特別感興趣。在商學院教書的她,對於非口語 (nonverbal)的權利間互動做了觀察。她發現,有些人就像動物群裡支配的雄性動物的變形,上課前大搖大擺地走進教室、一屁股坐在教室正中,舉手時會把手高舉起來。而也有一些人,當他們走進教室時,是蜷縮著身軀,沒什麼自信的。你可以明顯的從他們的姿勢和表情看出。他們坐在椅子上把自己縮的小小的,舉手也是畏畏縮縮的。
她觀察到兩個點:第一,這跟性別有關,女人比男人更顯得畏縮。第二,這跟參與度有關。也就是那些站地挺直,展現出意氣風發的人,總能有較好的表現。於是她就想,如果告訴一群人,要他們假裝一副很有自信、很有權利、全天下捨我其誰的樣子,會不會影響他們的表現呢?
她說,當我們想到非口語語言,我們就想到判斷別人,別人如何判斷我們以及結果。我們往往忘記,還有其他人也受到我們非口語語言影響,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也同時受自己的非口語語言、想法、感覺和生理影響。當我們感到有權力時,我們展現出有權力的樣子。但也可能我們假裝自己很有權力,然後真的覺得自己力量強大。也就是,我們知道心理影響身體,那身體是否能影響心理呢?觀察結果發現,我們的身體會改變心理,心理會改變行為,而行為會改變結果。
簡單的來說,就是「先相信,再看見」,或許可以再具體一點的說,是「先相信,然後付諸行動,最後再看見」。
分享一個我在球隊訓練的經歷。在寒假訓練裡,有一個項目是路跑寶山水庫。簡單的來說,就是跑山。寶山水庫一圈大約十公里,我們女生隊員跑半圈,也就是五公里。如果平常有跑步的習慣,五公里聽起來其實不會太困難,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可以跑完了。但跑山和平常路跑最大的不同就是山路,沒錯,那不是一條筆直而平坦的道路。想像一下在前往阿里山或是其他台灣山區,那種彎彎曲曲,超過15%的坡度。是的,我們就是跑那種路。
記得那時候的訓練,一開始的一公里我就快不行了,但是還有四公里要跑耶。教練騎著機車在後頭,大聲的叫著:「加油加油!撐過去就是你的了!」我心裡想著:「可惡!教練你怎麼不跟我們一起跑,只會在一旁說。」不過,心裡頭還有另一個聲音,正跟我說:「對,要加油!撐過去就是我的了!我要相信自己可以,我一定可以達成。」
跑步的當下很想放棄,因為要一直爬坡,大腿很痠。就在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硬是告訴自己,要相信自己可以,撐住撐住。於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突然之間,腳步好像變了輕鬆許多,身體似乎也沒那麼累。原來是我度過了所謂的「撞牆期」,也就是身體已經可以適應那個強度。最後,我竟然順利完成五公里的跑山訓練了!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大概就像講者說的:你就假裝一直到你達成目的為止。相信自己可以達成目標,就像是假裝自己做得到。而之所以只要「相信」可以如此,我想,就因為相信這件事情,給自己正面的力量,當我們受到鼓勵之後,會更有動力去做這件事情,進而完成它。
夢想也是如此的,相信而後行動,行動而後看見。
by Chiaen
by Chiaen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