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寫完關於策展理論的報告後,就會想起自己在大二下時修的一門課程—公共藝術。原因是這兩門課是同一個老師(賴小秋老師)所開的課,老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人超好,對學生總是很溫和、很有媽媽的感覺。課堂中,則是會介紹很多很多國內外的藝術作品,一些相關議題等,很豐富、很充實,不過前提是上課不能睡著哦!
而這門公共藝術的課一樣是有一個個人期末作業,那時的題目是「我深入瞭解的一件藝術作品」,而主題當然能以公共藝術為佳,因此我選擇了台南市的海安路藝術造街。說來有些心虛,我好像從來沒有深入瞭解某件作品,不過就練習去寫和體會囉!
***
photo from here |
我想以台南市的「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作為這份作業—我深入瞭解的一件公共藝術作品—的題目。
由於從小就生長於台南市,在上課時聽到老師介紹台南市海安路的公共藝術,有種特別不一樣的感覺。其實,在老師還沒有介紹關於海安路公共藝術,我對於她幾乎像是對於一個陌生人一般,毫無感覺的。依稀的印象就只知道海安路原本是很沒落的地方,但有一天經過時,牆上特別的畫作,吸引了我的目光,突然之間,我發現她變漂亮了,路上多了一些很特別、很新奇、很有創意的藝術創作。這次修了公共藝術課才瞭解到,原來她是公共藝術的一部份,又加上仔細查了相關資料後,更深入瞭解了關於海安路藝術造街的由來、特色以及策劃的目的等。
由來—從沒落到重生
海安路曾經是台南運河交通時期的繁華商區,加上鄰近熱鬧的中正路段,可說是府城最耀眼的商業貿易區。後來因為運河功能不再和其他原因而沒落,但留下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然存於街坊巷弄裡。台南市政府曾為了使其重現繁榮景象,多次規劃海安路成為地下街,但經歷十幾年的開挖,卻由於多重的因素如承包商一換再換、地下結構安全條件不足導致地層下陷等,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繁華景象不再,反而日益沒落,並且造成了許多問題。
台南市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召集人杜昭賢特別針對改善海安路的街道景觀,向台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出「台南
市海安路示範點美化造街補助」案,試著將老舊不堪的街道融合各形式的藝術,作為造街運動的元素,塑造出古色古 香的新城市風格。 杜昭賢認為,海安路藝術造街是個活潑有趣特別的閒置空間與裝置藝術的新實驗, 對街道的發展是一種全新的思考。他希望透過不同藝術型態的表達,改變附近居民對現有殘破的牆面、破舊的矮房的 新態度以及新街道美學的藝術概念,並藉著這一次的過程,尋找出海安路再造的各種可能性,同時激發起市民對海安 路的重新期望。
近年來,經過許多單位與藝術家的努力,海安路以藝術街道的面貌重新呈現大眾。「這個龐大的藝術改造街區計畫,讓當地由斷壁殘垣轉為充滿視覺驚喜的街道,也讓充滿怨氣的社區居民,藉由參與藝術過程,重新發掘家園的美好記憶,被譽為『化腐朽為神奇』,杜昭賢也因為這項『美麗新世界』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獲得第三屆台新藝術獎的評審團特別獎。」(中時電子報,2010)未來,將朝街道美術館及全民參與 的目標邁進。
基本資料
主辦單位:台南市政府都發局
策劃執行:台南市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
策展人:杜昭賢
作者:盧明德(生態物語)、陳浚豪(義蓋雲天)、李明則(生活寫意)、郭英聲(烙印)、劉國滄(牆的記性)、盧建銘(夏了)、林鴻文(自然的來去)、方惠光(YOUNG)等
海安路藝術造街的三個階段
海安路藝術造街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的「海安路藝術介入計畫」,顧名思義便是將藝術介入街道空間,她為街道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讓附近的居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性自在地和藝術接觸,使附近的民眾體會藝術其實就在生活週遭的每一個角落之中,帶給居民另類的影響。第二階段是「海安路藝術造街—啓動公民美學運動」,再這個階段裡,策展人讓公民參與公共藝術的設計,讓整個海安街呈現多元的面貌,傳達了生長於台南市公民對於海安街的情感。第三階段則是「街道美術館」,一個現代美術館的概念,以「現成物」概念來刺激民觀看藝術的方式。
作品介紹
多次走在海安路上,這條繁華再現的海安路,我喜歡它白天帶點平淡而寧靜的感覺,喜歡它夜晚的熱鬧,一點點的台北街頭氣息,一些人,一些椅子,幾杯酒,坐在路邊的bar,欣賞著人來人往,欣賞著,這些藝術家試著想告訴我們的藝術。
以下我將介紹兩件作品。這是兩件和我產生共鳴的作品,在我經過海安路時,他們吸引了我的目光,甚至有種在和作者對話的感覺。
作品名稱:牆的記性
作者:劉國滄
地點:海安路上.忠明街口
白天景觀 (photo from here) |
夜晚景觀 (photo from here) |
創作理念:
概念式的主宗桌、桌椅及好像是出遠門用的老皮箱、及腳踏車,藝術家用藍底白線試圖均質所有的空間物件隱喻逝去的痕跡,試圖進入時間的長流裡省視空間的生命
軌跡。遺落的空間段落,勾引起遺失記憶的想像,過去與現在,同時;公共與私密,並置。透過考古重建與假造詮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件作品切入殘留空 間的形式活化了這原已沒有生命的空間。
我的感覺:
走在海安路上,我對於這件作品特別有印象。一整片藍色的牆上,掛有許多日常生活的用品,還有牆上的設計,帶點現代感卻又有種滄桑的感覺。我感覺作者以這些舊有的物品像是桌椅、古老的時鐘、樹枝等,似乎想傳達著過去的回憶,訴說著過去艱苦的生活形態,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們能夠因為它的特別,而被吸引駐足下來欣賞。我很喜歡它白天和晚上不同的感覺,夜晚時一盞燈光打在牆上,很有懷舊的味道。
作品名稱:請你跟我這樣做
作者:顏振發
材料形式: 油彩、木板
海安路通車後,在民生路與民權路附近新舊產業萌生了共存共榮的新景象。策劃人與台南全美戲院的顏畫師溝通後
,將海安路(民族至民生區段)的新舊產業的代表人物以雙手昇舉形成三角,象徵立業持家的屋頂,作為共同的溝通手勢,繪於和平街口的牆面,希望新舊行業在海 安路上的持家事業鼎盛興旺。來往的街坊鄰居發現平日生活消費的老闆、老闆娘成了畫作上的人物主角,也成為了街區的另一種情感的交流。
我的感覺:
這件作品是我走在海安路上特別有印象的作品之一。記得第一次感覺到海安路的變化,就是發現這件作品,那時是白天,正值高中考試的黑暗時期,看到這些可愛的人物,有著各種不同的職業,我不禁會心一笑,感覺到她們給我的力量。有種情感上的交流,訴說著每個人都為自己的行業、為自己的生活努力著。我也告訴著自己,對自己說了一些正面的話,要繼續加油,堅持下去。雖說她的主題似乎希望大家也可以跟著他們那樣做,和路過的民眾有些共鳴,但我卻覺得,其實心靈上的相通,也是一種人們對於公共藝術的參與感。
順帶一提—南大藝術街
同樣和海安路藝術造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一件作品,是位於南女後門慶中街上的南大藝術街。它們大約創作於我高中時期,它是一片小空地,有著兩三面牆,我們猜想是台南大學的學生在上面創作,創作的主題主要和我們日常生活有關,像是在牆上的郵局的郵筒、提款機等。路過時,便會發現他特別之處,虛假但卻很真實的東西,讓人不禁停下腳步,抬頭看看這些藝術品。
結語
原來,一件成功的公共藝術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
台南市的「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對於非台南市的居民來說,可以是一個很特別的觀光景點,一個值得駐足欣賞的地方;對於台南市民,是一種認同感、一種驕傲,細細體會這些公共藝術創作,我們和作者對話,與其互動,並且有所體悟。另外,它也是一個活生生、距離我們最近,得以讓我們悠閒品味藝術的地方。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