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修了一門叫做「電子媒介管理」的課。主要談的是關於管理,只不過老師以「電子媒介」來作包裝。課程範圍非常多元,涵蓋了幾乎所有與媒體相關的介紹。像是電視、廣播、新聞,當然還包括網路。這也是為甚麼我會想修這門課的原因。
前兩天是這門課第二次上課。記得在第一堂課時,老師的開場就令我印象深刻。他沒有自我介紹,而是要求我們三十秒自我介紹,還要旁邊的同學幫忙計時。自我介紹的內容老師更有所規定,他要我們回答四個問題。一是自己的基本資料,二是為什麼選這門課,三是你孤單寂寞時會想起誰(答案不能是自己的親友、同學),四是你希望在這麼課學到甚麼。
之後的分組也非常有趣。我們總共分成組長、快刀手負責紀錄、主播負責發言、完案負責總結、企劃負責整個討論。最後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當你的男友和爸爸同時溺水,你會救哪個?為什麼?大部份的人選擇了自己的親人,也說了親人比情人還重要的論點。但是老師最後反問大家,如果你出生後,就從來沒跟家人住在一起過,你還是會選擇親人嗎?
這就是背景的不同了。我們做的選擇,總會因為知識背景的不同,或是生長環境的不同,又或是當下的立場不同,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但,究竟哪個選擇是正確的呢?
最近和朋有討論了很多這方面的問題,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大概得到一個結論:沒有一個選擇會是正確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選擇了這條路之後,若當初選擇另一條路的結果會是如何。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出最客觀的決定,畢竟,總是有比第三者更客觀的第三者。或許,老天吧!
前兩天是這門課第二次上課。記得在第一堂課時,老師的開場就令我印象深刻。他沒有自我介紹,而是要求我們三十秒自我介紹,還要旁邊的同學幫忙計時。自我介紹的內容老師更有所規定,他要我們回答四個問題。一是自己的基本資料,二是為什麼選這門課,三是你孤單寂寞時會想起誰(答案不能是自己的親友、同學),四是你希望在這麼課學到甚麼。
之後的分組也非常有趣。我們總共分成組長、快刀手負責紀錄、主播負責發言、完案負責總結、企劃負責整個討論。最後老師問我們一個問題:當你的男友和爸爸同時溺水,你會救哪個?為什麼?大部份的人選擇了自己的親人,也說了親人比情人還重要的論點。但是老師最後反問大家,如果你出生後,就從來沒跟家人住在一起過,你還是會選擇親人嗎?
這就是背景的不同了。我們做的選擇,總會因為知識背景的不同,或是生長環境的不同,又或是當下的立場不同,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但,究竟哪個選擇是正確的呢?
最近和朋有討論了很多這方面的問題,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大概得到一個結論:沒有一個選擇會是正確的,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選擇了這條路之後,若當初選擇另一條路的結果會是如何。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出最客觀的決定,畢竟,總是有比第三者更客觀的第三者。或許,老天吧!
photo from here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