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才剛開始的商業平面設計課,現在已經進入第四堂課了。回顧一下,老師一開始先從入門蘋果電腦起步,而後是美學概論、海報文案設計,再來利用Illustrator繪製插畫圖。每一次上完課都有所收穫,很滿足:)
今天來了一位專業的攝影師,來教我們商品拍攝。看似年輕的老師,卻在攝影上有豐富的經驗。他拍過故宮數位展、頒獎典禮、婚禮、藝術照等,當然還有他現在的專業—商品拍攝。
一開始老師介紹了相機的分類,有135系統、120系統、4*5系統、雙眼系統等。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有些陌生,很多連聽都沒聽過的,所以就霧煞煞的聽聽,聽聽就好。之後是鏡頭的種類,當然,就大致分成一般人所知的定焦系統和變焦系統,另外還有其他特殊的系統像是魚眼等。驚人的是,每個鏡頭的價錢都是上萬起跳,非常可怕!(若對攝影有興趣,看來必須準備一大筆資金阿!)
以上兩項基本常識大概瞭解之後,就是拍照時所須掌控的關鍵要素—曝光值。也就是對於光的控制。基本上,光的調控分成三種:光圈、快門、ISO值。光圈可以控制光量的大小,可以想成是水龍頭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可以從最大的f1到最小的f64(f數值越大,表示光圈越小)快門則可以控制進光時間的長短,也就是開水龍頭的時間。它的數值單位是「秒」,例如:1/125就是一百25分之一秒。若想拍攝凝結的效果,就利用高速快門;若想拍攝流動效果,就利用低速快門。ISO值是控制進光量需求的大小,感覺像是水龍頭流動的強度。可以想成是對光的敏感程度。ISO值越低,感光程度越低,表示進光量的需求越大;反之,ISO值越高,感光程度越高,進光亮需求小。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會將ISO值調在400,若在攝影棚,通常會將ISO值調在100。這三者的決定順序為:ISO>光圈>快門。
拍照時,我們首先決定ISO值。決定之後,在調整光圈。而要如何決定光圈呢?這就視景深而定了。景深會分成兩段,分別是前景深(靠鏡頭端)和後景深(被攝物後方)。通常景深的延伸範圍是在焦點平面的前1/3及之後的2/3,也就是後景深為前景深的二倍。因此,我們對焦時,會將焦點對在物體的前1/3,這是所謂的「前一後二原則」。另外,景深除了受光圈大小影響外,還受鏡頭焦段、拍攝距離、底片尺寸影響。
其他要注意的還有色溫、白平衡、構圖的方法等。色溫指的是光的溫度。在定義白平衡時,色溫佔一很重要的角色。像是在正午12點色溫約在5500K,陰天則約是6500K-8000K。詳細的可以參考色溫表。
(這地方是就我理解下,所做的描述,應該是沒有錯,呵呵。)構圖部份,大約有四個方法:三分法、井字構圖、對角構圖、圖框構圖。這東西沒有絕對,就憑藉感覺和美感囉!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業攝影的構圖上,我們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產品的材質表達、LOGO的凸顯、文案的空間和氣氛的掌握。
以上都是比較理論上的概念,真正要拍張好圖,還是要實際操作。(我們就真的有在那兒的攝影棚實際操作,很酷呢!)而實際操作,燈光的調控便是一大重點,我們要去揣摩燈光行徑、判斷光對於物體的影響。像是光源的來向,也就是要從哪裡打燈。若燈光不足(物體偏暗),我們可以利用白色珍珠版補光,若透明物體的邊緣不明顯,則可以用黑色珍珠版吸光,讓邊緣清楚些。
其實,要拍商品之前,我們要先判斷商品的種類。大致分成透明物質(透明與半透明)、反射物質(全反射與半反射)、吸光物質(吸光體)。判斷完之後再來決定燈光的擺放位置和燈源數量,而後再進行補光等動作。
以上是一些概略上的筆記。若要更精進的話,還是要靠自己多研究,還有多練習囉!目前掐恩立是還沒甚麼研究拉,如果朋友們有什麼建議的話,都還迎跟我分享喔!:P
今天來了一位專業的攝影師,來教我們商品拍攝。看似年輕的老師,卻在攝影上有豐富的經驗。他拍過故宮數位展、頒獎典禮、婚禮、藝術照等,當然還有他現在的專業—商品拍攝。
一開始老師介紹了相機的分類,有135系統、120系統、4*5系統、雙眼系統等。這些東西對我來說有些陌生,很多連聽都沒聽過的,所以就霧煞煞的聽聽,聽聽就好。之後是鏡頭的種類,當然,就大致分成一般人所知的定焦系統和變焦系統,另外還有其他特殊的系統像是魚眼等。驚人的是,每個鏡頭的價錢都是上萬起跳,非常可怕!(若對攝影有興趣,看來必須準備一大筆資金阿!)
以上兩項基本常識大概瞭解之後,就是拍照時所須掌控的關鍵要素—曝光值。也就是對於光的控制。基本上,光的調控分成三種:光圈、快門、ISO值。光圈可以控制光量的大小,可以想成是水龍頭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可以從最大的f1到最小的f64(f數值越大,表示光圈越小)快門則可以控制進光時間的長短,也就是開水龍頭的時間。它的數值單位是「秒」,例如:1/125就是一百25分之一秒。若想拍攝凝結的效果,就利用高速快門;若想拍攝流動效果,就利用低速快門。ISO值是控制進光量需求的大小,感覺像是水龍頭流動的強度。可以想成是對光的敏感程度。ISO值越低,感光程度越低,表示進光量的需求越大;反之,ISO值越高,感光程度越高,進光亮需求小。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會將ISO值調在400,若在攝影棚,通常會將ISO值調在100。這三者的決定順序為:ISO>光圈>快門。
拍照時,我們首先決定ISO值。決定之後,在調整光圈。而要如何決定光圈呢?這就視景深而定了。景深會分成兩段,分別是前景深(靠鏡頭端)和後景深(被攝物後方)。通常景深的延伸範圍是在焦點平面的前1/3及之後的2/3,也就是後景深為前景深的二倍。因此,我們對焦時,會將焦點對在物體的前1/3,這是所謂的「前一後二原則」。另外,景深除了受光圈大小影響外,還受鏡頭焦段、拍攝距離、底片尺寸影響。
其他要注意的還有色溫、白平衡、構圖的方法等。色溫指的是光的溫度。在定義白平衡時,色溫佔一很重要的角色。像是在正午12點色溫約在5500K,陰天則約是6500K-8000K。詳細的可以參考色溫表。
photo from here |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業攝影的構圖上,我們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產品的材質表達、LOGO的凸顯、文案的空間和氣氛的掌握。
以上都是比較理論上的概念,真正要拍張好圖,還是要實際操作。(我們就真的有在那兒的攝影棚實際操作,很酷呢!)而實際操作,燈光的調控便是一大重點,我們要去揣摩燈光行徑、判斷光對於物體的影響。像是光源的來向,也就是要從哪裡打燈。若燈光不足(物體偏暗),我們可以利用白色珍珠版補光,若透明物體的邊緣不明顯,則可以用黑色珍珠版吸光,讓邊緣清楚些。
其實,要拍商品之前,我們要先判斷商品的種類。大致分成透明物質(透明與半透明)、反射物質(全反射與半反射)、吸光物質(吸光體)。判斷完之後再來決定燈光的擺放位置和燈源數量,而後再進行補光等動作。
以上是一些概略上的筆記。若要更精進的話,還是要靠自己多研究,還有多練習囉!目前掐恩立是還沒甚麼研究拉,如果朋友們有什麼建議的話,都還迎跟我分享喔!:P
photo from here |
留言
張貼留言